这座城市毕竟盛名在外,来者总是有意追寻某些耳熟能详的古老往事,往上追溯数千年也算是稀疏平常之事,或者是追寻某个风华绝代之人的身影,那便要感谢黑白电影时代留给我们的不朽记忆了。
飞机降落在远郊的达芬奇·菲乌米奇诺机场,太阳正要下山,我们坐大巴前往市区,车窗外,远近有很多形状怪异的树,宛如基因突变冲天而起的巨大蘑菇,这些笠松让我想起了小王子需要时刻警惕的猴面包树,但显然罗马的这些“蘑菇”远远没有猴面包树来得粗壮。车子一路走走停停,灯光在四处亮起,我们看着天光逃散,暮色终于笼罩下来。
从圣天使城堡走来的雨夜
和约好的朋友们碰头之后,我们一群正在熟络起来的人,坐在梵蒂冈围墙外的某家小店里,几乎占据了店里所有座位,等待意大利面端上来。那时夜色深沉,屋外正在下雨,石板路上已经污水横流,光滑的石头反射着橙黄色的路灯,仿佛无数暗淡的琥珀。
那天晚上我们一群人走湿了鞋,看见夜雨迷茫中的罗马城。从餐厅离开之后,我们挤在马路对面的一家Gelato遮雨篷布下站着吃完了五彩缤纷的冰淇淋,毫不在意被雨淋湿的肩膀和背包,走过协和大道,往圣天使城堡的方向去了。
和梵蒂冈气势磅礴的大小教堂相比,圣天使城堡仿佛在几千年的时间里未经雕饰,甚至和它诞生之初的模样相比,或许都未有太多的改变。
在我的记忆里,台伯河是凶猛湍急的,但那个夜晚,我们在河畔缓步朝着圣天使城堡走去的时候,河水就在身旁,却似乎无声无息了。它的塔楼还在,本是一座碉堡的它,时至今日,仍然保留了某种朴素的凶悍气息。尽管它一度成为教皇的宫殿,但岁月流转,繁华落尽之后,如今的城堡如它自身的颜色一般,不动声色。夜色里,橙黄色的灯照射在城堡高处圣天使的雕像上,塔楼上插着的意大利国旗被雨水打湿了,变得厚重,在风中轻轻晃动着。
它之所以会变成圣天使城堡,要归功于教宗额我略一世一千四百多年前的一次路过。正因为教宗在此地亲眼见证圣米迦勒大天使的显像,城堡才得以名扬天下。那段时间,我正在读特德·姜的《地狱是上帝不在的地方》,那是一个关于天使下凡的故事,当然,其内涵要比我这笼统带过要深刻得多。故事里,姜写道,天使下凡会带来的情况往往是“给某些人赐福,给某些人降灾”。彼时,我望着城堡高处的那尊雕塑,心里想着,这座因人类力量而起的建筑,在那次的天使下凡中,或许阴差阳错地也被赐福了。
城堡正对着圣天使桥,桥上的雕塑在灯光中显得柔和,我们穿过它,钻进了罗马湿漉漉的巷子里。那时候已经是十二月中旬,圣诞节就要到了,路边的小小店铺精心布置的圣诞橱窗仿佛另一个世界,无论是玩偶还是皮革,大衣或是糖果,都闪烁着明亮的光芒。气温降了下来,我裹紧围巾,手机已经冻得关了机。
就在这到处乱逛的某一刻,我们走进了一家咖啡馆。那是著名的金杯咖啡,我心想,这个中文名字实在精妙,不知道是什么人取的,咖啡馆原名直译大概是“黄金咖啡屋”的意思,到中文里成了“金杯”,忽然有了某种传说的迷人气息。虽说如今咖啡馆闻名遐迩,价格却没有顺势上涨。吧台后面的年轻男孩们精心修剪了胡子,我要了一杯拿铁,意大利语的音调迷人而优雅,年轻男孩那一声把重音放在第二个“a”之上的“caffellatte”,有如咖啡的醇香,在我耳畔回荡许久。
站着喝完那杯咖啡,撑起伞离开咖啡馆,刚走出去没几步,赫然看见了万神殿。它高耸在眼前,如此庞然大物让人心惊。雨还在下,万神殿隐没在漆黑的夜幕中,我们靠近它,看见它紧闭的大门。它站在这里多久了?从古罗马时代到今天,被如织游人抬头仰望,四周环绕明亮的小店,门前的广场上有吹萨克斯的街头艺人,游客举起手机围着他,这潘提翁神殿依旧静默着,看着,如过去将近两千年的时光一样。
夜深了,我们小心翼翼地走在石板上,仿佛生怕惊扰住在其间的奥林匹亚众神,还有长眠的伟人们。绕过万神殿,我们很快又钻进了巷子里。
废墟是时间的废墟
隔天醒来时,天放晴了。
从旅馆出门,步行十五分钟,路过种满笠松的公园,我们看着斗兽场仿佛在眼前伸展开来,耸立而起,靠近它,惊呼声中带着敬畏,无云的晴朗蓝天之下,它残破的身躯仿佛仍在呼吸,呐喊声也近了,当年疯狂的罗马人们,还在嘶吼吗?
预约讲解的时间是下午,我们在斗兽场脚下的平地上看了它片刻,就往古罗马广场遗址的方向去。游人并不拥挤,昨夜雨未停,眼下地上泥泞不堪,大家走走停停,看着像从废墟中生长出来一般的解说牌,对照手里的地图,想象着数千年前的光景。
大家似乎不自觉地放低了讲话的声音,唯独空中硕大的海鸥发出了嘹亮的嚎叫,那时候天空上的灰色云朵正在聚集,反射着银色的光,海鸥腾空而起,又落下来,站在曾经辉煌之所在,站在如今的残垣断壁之上,把排泄物拉在倾颓断裂的石柱上,瞪着圆眼,看着满脸严肃而不言语的人类们。
想起来以前学拉丁语的时候,课本里的故事场景,大有一部分都在这“广场”上展开,那时候此地正是罗马城的心脏,政治经济之地、集会之所,放眼望去,遍地是神庙与宫殿,如今虽然仅剩些许石柱仍然站立,但气势不减。只是时间无情,历史也总是向前,公元三世纪那场大火,到底把这颗生机盎然的帝国心脏拖入了被损坏与无尽堕落的深渊。
只是斗转星移,废墟之上草木繁盛,游人从世界各地而来,他们来自无数罗马帝国最强盛时都不曾涉足的地方,如今踩在这泥泞的古罗马广场上,或皱眉深思,或谈笑风生,仿佛古老的隐喻,更像是时间的嘲讽。
离开广场之后,我们很快拿到了预约券,领了耳机,走进了斗兽场。那时已经是中午了,我们被讲解员带去斗兽场底下,那是当年坐在观众席上的古罗马人不曾见过的地方,那里阴暗潮湿,寒冷钻进你的肉身,让你止不住打颤。
讲解员的英语带着浓重意大利口音,我艰难辨认,知道这里是关动物的地方,那里是角斗士上场前待的地方,都是一个个如禁闭室一般的隔间。想象当时场上座无虚席,而自己即将被带到场上与狮子搏斗,成为达官贵人乃至平民观看的对象,到底是怎样的心情?罗马的辉煌,血腥到底也是它的底色。
我们爬上竞技场的观众席,讲解员说这里可以容纳五六万人,无论是角斗士比赛、海战表演,还是戏剧演出,都在这个巨大的圆形斗兽场中上演过。
我们登到高处,可以看见斗兽场里到处都是游人,他们脸上挂着笑意,找着合适的角度拍照,对于历史,大家看过、听过,如今也到来过,似乎已经足够了。那时天空乌云聚集,有零星雨点落下,据说要在阳光之下看见斗兽场才最为壮观,同行朋友十分懊恼,我倒觉得阴翳之下,才是此刻斗兽场的心情。
离开斗兽场之后,我们朝着往不远处的帕拉迪诺山走去,风呼呼作响,那时乌云忽然就散了,阳光跌落下来,我回头看斗兽场,它放出金色的光芒,仿佛正在生长,又仿佛正在倒下。